什么是合并对价分摊
合并对价分摊是企业在合并情景中不可或缺的评估环节,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指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要求将被并购方的可辨识资产与负债,按其公允价值与并购方的资产、负债合并编制报表。
合并对价分摊目的的评估 合并对价分摊,简单来说是指符合企业合并准则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包括各类可辨认无形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之间的分配,并确定被合并企业商誉价值的过程。
第三步,合并对价如何进行分摊?2018年1月1日,A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300万元。而合并对价为2500万元。合并对价应如何分摊?是选择净资产账面价值2000万元+商誉500万元,还是净资产公允价值2300万元+商誉200万元?了解合并准则的读者应该会选择后者。
合并对价分摊的评估,是一项关键的会计与财务管理活动。其主要目标是明确地识别被收购企业内的各项资产与负债,包括那些可能未在被收购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资产与负债。通过评估这些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可以将收购企业的收购价格合理地分配到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负债以及或有负债上。
第二节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实务应用 资产评估在企业合并对价分摊中的应用 (一) 企业合并对价分摊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